基金会简介

Foundation introduction

  中国医学基金会是在国家民政部登记,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业务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中国医学基金会成立于1987年,首任主席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著名社会活动家朱学范先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医学科学家吴阶平院士,北京市政协原主席白介夫,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和卫生部原副部长郭子恒等老前辈先后担任基金会主席,为基金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基金会现任理事长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曲强教授。


  • 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
  •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 等级评估证书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5-09-08

揭秘“隐形的痛”:纤维肌痛综合征,你了解多少?

  当你反复向医生说“我浑身都疼”“每天都很累”,却被告知检查结果“都正常”,是否感到无助和困惑?这并不意味着你“想太多”或“心理问题”,你可能正经历一种被低估却真实存在的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简称FMS)。 (图:纤维肌痛常见表现 | 图源网络)  一、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FMS亦称纤维肌痛症,是以慢性弥漫性疼痛、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无恢复性睡眠)、疲劳和认知障碍(纤维雾,难以理解周围的环境和集中注意力,说话动作变慢,计算力下降)为核心症状,亦常伴有身体僵硬、感觉异常等躯体症状和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的一种疾病。常因天气潮冷、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而加重,局部受热、精神放松、良好睡眠、适度活动可使症状减轻。  约1.3%~8%患有此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高发年龄为40~60岁,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二、你是否也有这些“诱发”FMS的坏习惯?  FMS 并非全部都是天注定,它的出现可能与生活中的某些“慢性坏习惯”息息相关。根据国内外研究总结,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这些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使FMS的发病机制变得复杂而个体化。   三、了解这个病——为什么会得这种“看不见的痛”?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逐步揭示出:FMS的根源,主要藏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细胞能量系统的“多重失调”中,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发现其他如肠道菌群失调、神经内分泌失调、基因等发病机制,此处就不一一赘述。  1、外周抑痛神经减少  研究发现,很多FMS患者的皮肤C 类触觉传入纤维减少,而且这类神经原本可以将触觉刺激编码为愉悦的感觉信息,并可以通过促进催产素的释放对疼痛起到抑制作用。一旦它们出了问题,疼痛信号不但没有被抑制,反而会源源不断地被传递到大脑,哪怕只是一点轻微触碰,也可能被大脑“误判”为疼痛。此外,某些炎症因子(如IL-6、IL-17A)在体内升高及外周伤害感受器自主活动增多,使伤害性信息持续不断地传入,让痛觉变得更敏感。  2、中枢的神经系统过敏化  FMS的核心机制叫做中枢敏化——大脑和脊髓这两个“痛觉处理中心”变得异常兴奋:  (1)在脊髓中,调控疼痛的神经抑制系统(如GABA系统)功能减弱,小胶质细胞过度活跃,导致疼痛信号像“放大器”一样加倍传入大脑;  (2)在大脑中,负责情绪与疼痛联结的区域如前扣带回、岛叶和前额叶皮质会出现灰质减少或活动异常,痛觉不仅增强,还和焦虑、抑郁绑在一起;  (3)此外,大脑的“神经网络连接”也出问题,像是内在默认模式网络(DMN)与痛觉中枢之间的沟通减弱,进一步加剧症状。  3、氧化应激增加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生理代谢产生的活性氧 (ROS)不能被抗氧化物质及时清除,攻击细胞及线粒体膜脂质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使细胞与线粒体氧化损伤,导致细胞裂解、线粒体数量减少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  FMS患者常会伴辅酶Q10缺乏 → 线粒体复合物活性与膜电位降低 → 影响线粒体功能 → 促进ROS的产生增多 → 增加氧化应激水平 → 外周与中枢敏化 → 诱发疼痛。因此,补充维生素 C、褪黑素等抗氧化剂可能成为有效管理 FM的方式。 (图:纤维肌痛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障碍 | 图源网络)  4、自身免疫  最新研究指出,一些FMS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分泌异常的抗体(比如IgG),这些抗体可以激活神经系统的卫星胶质细胞,诱导炎性物质(IL-6、IL-4 及 IL-17A)释放,进一步刺激痛觉神经,使出现“痛觉过敏”反应。   四、这种病该如何治疗?——综合干预才是关键  尽管FMS目前尚无“根治手段”,但“科学管理”完全可以帮助患者大幅改善生活质量,治疗上建议以非药物干预为主、药物辅助。  1、首选方案:有氧运动  运动,是目前国际指南中唯一被“强烈推荐”的治疗手段。2017年EULA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发布的纤维肌痛治疗指南指出,有氧运动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抑郁等伴随症状。  推荐的运动包括快走、游泳、水中有氧操、太极和骑自行车等。即使是适度增加日常活动量(如慢走、做家务等),也能帮助提升身体功能。最理想的方式是由专业人员指导下的低强度、规律性的运动训练。并建议采用分级运动计划,逐步增加患者能耐受的运动量、强度及依从性。过于积极实施和推进的运动计划可能会导致运动引起的疼痛和肌痛,从而降低依从性。  2、心理调节:认知行为疗法(CBT)  FMS患者常合并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易激惹等。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已被广泛验证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帮助患者识别和调整“疼痛-情绪-行为”之间的负性循环。  CBT包括放松训练、情绪调节、睡眠卫生指导等内容,不仅有助于减少疼痛感知,还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3、睡眠管理:重建“夜晚修复系统”  失眠或非恢复性睡眠是FMS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规律的作息习惯、睡前避免强光刺激、减少咖啡因摄入是基础干预。对于中重度睡眠障碍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助眠药物进行短期干预,以打破“疼痛—失眠—更痛”的恶性循环。  4、药物治疗:针对疼痛机制的精准干预  虽然FMS不推荐长期依赖止痛药,但特定药物能有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状态:  (1)抗抑郁药物:如度洛西汀(Duloxetine)和米那普仑(Milnacipran)是常用的双通道抗抑郁剂,作用于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适用于伴随焦虑、抑郁或广泛疼痛的患者。  (2)抗惊厥药物:普瑞巴林(Pregabalin)是一种被FDA批准用于治疗FMS的药物,它通过减少神经兴奋性来缓解神经性疼痛和过度觉醒,尤其对睡眠障碍和广泛性疼痛有效。  需要强调的是,药物治疗应个体化,用药前需咨询医师。  最后,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个多维度、多系统交织的慢性疾病,既不能简单归为“心理问题”,也不能视为“肌肉病”。它是一种中枢痛觉处理异常导致的“功能性疾病”,需要全社会更多理解与支持。  如果你身边有人常说“我浑身都疼”“真的好累”,别急着说TA“太敏感”——他们可能正经历一种医学上真实存在的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理解、共情、科学治疗,才是我们真正该给的回应。   参考文献:  1.  Bair MJ, Krebs EE (2020) Fibromyalgia. Ann Intern Med 172:ITC33. https://doi.org/10.7326/AITC202003030  2.  Sarzi-Puttini P, Giorgi V, Marotto D, Atzeni F (2020) Fibromyalgia: an update 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etio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Nat Rev Rheumatol 16:645–660. https://doi.org/10.1038/s41584-020-00506-w  3.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纤维肌痛综合征中西医研究学组;首都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研究所 (2023) 中国纤维肌痛综合征诊疗指南. 中华内科杂志 62:129–14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2138-20220602-00426  4.  (2020) 纤维肌痛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518–522  5.  Macfarlane GJ, Kronisch C, Dean LE, et al (2017) EULAR revi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fibromyalgia. Ann Rheum Dis 76:318–328. https://doi.org/10.1136/annrheumdis-2016-209724

2025-09-01

大健康企业之十:国网四川电力8.3万员工的“健康管家”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马宇、林静、李妞、郑强  在四川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家企业用“健康”为8.3万名员工织就了一张温暖的安全网。从雪域高原到城市电网,从特高压工程到万家灯火,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电力”)不仅点亮了千家万户,更以创新实践为“健康中国”战略写下生动注脚。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家特大型能源企业,看他们如何将“健康”融入血脉,打造出一套覆盖全员的“大健康”管理体系。  一、制度先行:让健康管理有章可循  作为四川省供电主力军,四川电力深知:员工的健康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为此,公司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健康管理体系。  1. 制度创新,普惠与激励并重   修订《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推出“健康福利倾斜政策”:劳模专家、一线员工、科研骨干等群体享有更高医疗保障;    退休人员医保待遇全面提升,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每位“电力老兵”;    首创“首席健康官”制度,从高层到班组建立垂直健康管理网络,确保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2. 科技赋能,打造数字化健康平台  开发“大健康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员工健康档案100%电子化。体检报告一键查询、重大健康指标智能预警、在线问诊等功能,让员工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云上健康管家”。  (图:国网四川电力大健康管理模型——制度+科技+服务的三维体系)二、硬核行动:从“治病”到“防未病”的跨越   在国网四川电力,“健康”不是口号,而是渗透到每个细节的实践。  1. 健康服务“零距离”   高原上的“流动医院”:针对藏彝地区等艰苦边远单位,定期组织医疗队上门服务,2023年累计巡诊59次;    “一站式”就医绿通:重大工程保电期间,协调医院开通专属通道,实现“突发健康问题1小时响应”;    智慧健康小屋全覆盖:心理咨询室、理疗设备、健康监测仪进驻基层单位,员工随时可进行血压、体脂等自助检测。  2. 职业病防治“科技战”   为变电站、水电站配备巡检机器人、无人机,减少员工接触电磁场、噪声等危害;    按国家标准升级防护装备,绝缘服、防毒面罩等劳保用品实现智能申领;    引入职业健康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高原病、腰椎劳损等高发风险,定制个性化干预方案。  3. 舌尖上的“健康革命”  健康食堂创建率地市公司达100%、县公司达85%,高原项目部推行标准化配餐;    推出“低盐少油”特色窗口,每月发布营养食谱,让一线员工吃得放心、吃得科学。  三、暖心工程:做员工身边的“贴心人”   在四川电力,健康管理既有制度的刚性,更有人文的温度。  1. 心理关怀“润无声”   开设“心灵驿站”,组织压力管理沙龙、亲子关系讲座;    开发心理健康APP,为4.2万名员工建立心理档案,推送定制化疏导方案;    2023年开展“巾帼健康行”“银发乐活计划”等特色活动,覆盖女性、退休员工等特殊群体。  2. 困难帮扶“雪中送炭”   建立“特困员工动态数据库”,2023年为100余名员工发放补助金,为重病家庭众筹爱心款;    党团员志愿者结对帮扶,提供送药上门、代办医保等“微服务”3000余次。  3. 健康文化“活起来”  举办“健康技能比武大赛”,将心肺复苏、应急救护纳入竞赛项目;    编制《员工健康蓝皮书》,用大数据揭秘“电力人”健康密码;    创作健康科普短视频、漫画手册,让专业知识“飞入寻常班组”。  四、看得见的成效:从“企业健康”到“健康企业”   经过三年实践,国网四川电力的健康管理交出亮眼成绩单:    ✅ 职业病零新增:通过“机器代人”和智能防护,接害岗位风险降低72%;    ✅ 慢性病管理率提升40%:高血压、糖尿病等员工纳入动态监测,异常指标及时干预;    ✅ 员工满意度达96.8%:从“健康驿站”到“就医绿通”,暖心服务获广泛好评;    ✅ 省级健康企业示范点:眉山、巴中供电公司率先挂牌,成为行业标杆。  五、经验启示:国企健康管理的“川电答案” 1. 政策为纲,担当为先   紧跟“健康中国2030”战略,将员工健康纳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2. 科技+人文,双轮驱动  既用数字化打破健康服务时空壁垒,又以“一对一”关怀守护员工心理需求,刚柔并济方能行稳致远。  3. 因地制宜,特色创新    针对高原、山地、民族地区等特殊环境,量身定制健康方案,彰显国企管理的精细与温度。    未来,四川电力将继续以员工健康为圆心,画好企业发展同心圆——在这里,每一基铁塔下都有健康的守护,每一盏明灯后都有幸福的温度。  

2025-08-25

胸外科门诊常见科普信息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 高雪涵  1、吸烟对肺癌的影响:  吸烟是目前公认的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包括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都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烟草中含有60余种致癌物,吸烟时间、吸烟量均与肺癌风险相关。我们建议吸烟人群尽早戒烟,并强调肺癌患者术前术后一定要严格戒烟,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2、什么是肺结节?  肺内结节是胸部CT种的一个影像特点,表现为肺内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病变,肺结节包括良性病变与和恶性病变。  3、什么是磨玻璃结节(GGO)?  指密度较正常肺组织轻度增高的, 其内可见血管及支气管轮廓,表现为云雾状的淡薄影,其外观酷似磨砂玻璃。GGO本质可能是炎症、出血、癌前病变或肺癌等。  4、胸部CT辐射会影响身体吗?  一般而言,安全的辐射剂量范围一年不能超过100mSv,正常体检或随访所接受胸部CT的辐射量(6.1-14 mSv每人次)是不影响健康的,但也不建议过分频繁的接受CT扫描。  5、肺癌会遗传吗?  肺癌不是遗传病,并不是说父母有肺癌子女就一定会得肺癌。遗传因素在肺癌中主要变现为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肺癌患者,那么本人罹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家族共享的环境因素或存在某些特定的遗传易感性所致。  6、肺癌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目前肺癌的治疗是多学科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肿瘤病理类型和分型。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消融等手段。

2025-08-21

医学交流与合作项目资助通知 (2025G)

  为尽快改善我国外周血管疾病高发态势,加强预防、筛查,推动早诊早治,帮助我国临床医生从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研究和管理方面等多角度了解境外同领域的发展动向,提升我们的整体预防、诊治水平,为病患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中国医学基金会拟遴选并利用公益捐赠资金资助国内部分血管外科介入领域医师专家/学者参加于2025年10月15-17日在西班牙举办的2025巴塞罗那国际血管腔内治疗研讨会议(SITE Barcelona 2025)。    一.资助内容  医学交流与合作项目主要资助遴选出的优秀医疗人员、科研人员等参与境内外多种交流、学习,促进国内医疗技术的发展。  本次资助参加“2025巴塞罗那国际血管腔内治疗研讨会议”所需合理费用包含交通、食宿、注册、保险等,不支付任何与旅游、购物相关的费用。本项目计划资助10名国内相关医师专家。    二.申报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不参与任何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涉外活动,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不良政治影响;  2. 自愿参与医学公益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承诺愿为此提供自身知识和服务;  3. 任职于三级甲等医院外周血管疾病相关的专业科室或专科医院;  4.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从业年限满三年及以上;  5. 需在国家级血管外科疾病相关学会/分会/学组或在相关国际组织任职,有一定的国内学术影响力,致力于血管外科疾病领域学术发展;  6. 承担过血管外科介入治疗领域相关的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或国际外周血管疾病相关权威期刊中有文章发表者优先;  7. 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    三.申报程序  1. 申请人登录中国医学基金会网站https://www.cmf.org.cn/“通知公告”了解相关信息。  2. 申请人邮箱发送申请意向至基金会报名邮箱xmc@cmf.org.cn 标题为SITE2025–姓名-医院-科室-本人电话,以邮件发送时间统计申报排序。基金会报名邮箱的自动回复表示报名成功;如未收到自动回复,请及时与基金会联系。  3. 基金会收到申请人意向后按顺序回复发送《中国医学基金会医学交流与合作项目申请表》,申请人须按要求填写,并获得单位领导签字认可,在规定报名时间内发送至申请表中所示的指定邮箱。  申请人收到通过遴选的通知邮件后,需按要求寄送申请表及其他要求的文件材料。基金会工作人员提供咨询协助。  4. 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在申请中弄虚作假者,经查证属实,中国医学基金会将予以严肃处理。    四、评定程序  1. 依据《中国医学基金会受助人员遴选办法(试行)》、《中国医学基金会国际交流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中国医学基金会相关管理制度等,组织专项评定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2. 评审内容主要包括申报人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参考申报者参与医学公益活动意愿及报名先后,学术影响,所在单位审批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3. 经基金会专项组评定后,资助通知将以邮件方式发至申请人邮箱。  4. 基金会自发出资助通知3个工作日内若未收到申请人回复确认,则视为自动放弃申请资格,基金会将按申请顺序依次递补候选医生,确保公益机会持续有效。  5. 收到资助通知的申请人因个人原因或不可抗力无法参加此次活动,需由申请人自其报名邮箱发送说明至基金会申请表中的指定邮箱,阐述真实缘由。    五.申报时间  报名时间:2025年8月22-8月29日  遴选时间:2025年9月1-5日  遴选结果通知时间:2025年9月6-8日    六.2025巴塞罗那国际血管腔内治疗研讨会议(SITE Barcelona 2025)基本信息  SITE是血管腔内治疗领域权威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本次SITE会议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主旨是为年轻及资深血管内专家提供国际论坛,交流最新先进血管内治疗技术、探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并提出未来解决方案,包括特别演讲、教育演讲、研讨会、专题会、手术直播等多种形式。会议中,将有更多机会充分交流国际先进理念和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优化,提升我国外周血管疾病预防、诊疗水平及公众教育,造福于患者,推动健康中国2030计划。  时间:2025年10月15-17日  地点:西班牙巴塞罗那  日程:2025年10月14日:国内出发,抵达西班牙巴塞罗那  2025年10月15-17日:参加2025巴塞罗那国际血管腔内治疗研讨会议  2025年10月18日:离开巴塞罗那返回中国  2025年10月19日:抵达中国    七、联络信息  王老师 15810826860 报名邮箱:xmc@cmf.org.cn 中国医学基金会   2025年8月

2025-08-18

当您发现腹泻时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并呈不同程度的稀便,往往伴有肠痉挛所致的绞痛。常与肠道感染包括肠道病毒(柯萨奇、埃可病毒)和其他病毒、细菌(如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肠念球菌)、肠阿米巴、寄生虫等;还与饮食不当、摄入过量不新鲜食物引起食物中毒;化学品和药物中毒;食物过敏有关。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伴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四肢无力,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夏秋季较多,公共卫生欠佳地区好发。病因明确及时诊治,一般可获痊愈。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多表现为急性呕吐,而后腹泻,同席多人发病是其特点。  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一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生急性肠胃炎,导致严重腹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也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疾病病原。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公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三、急性细菌性痢疾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发病多在夏秋季节,往往形成大小流行。患者有不洁饮食史,常有胃寒、发烧和不适感,起病突然,而后出现腹痛、腹泻,每天排便十余次,甚至几十次,便量甚少,大便初呈水样,以后排出粘稠脓血便,排便有解之不尽或下坠的感觉。  四、急性阿米巴痢疾  多为散发,起病一般较慢,以绞痛、腹泻为主要症状,大便每天数次至十几次,每次便量较多,为暗红色,如酱样粪便,腹痛症状较轻,多为局部,食饮有改变等。  五、霍乱  是由霍乱孤菌引起,为I类具有较强传染性的传染病,发病急骤,呕吐与腹泻均剧烈,呕吐常为喷射状,反复不止,呕吐物呈米泔水状,腹泻为初排出黄色稀便,继而成为典型的米泔水样,成无粪质的灰白色混浊液体。  [处理原则]  患者应注意休息,如果疑似为传染性疾病,病人在家中必须隔离,并避免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污染其他物品,患者使用的碗筷等物品应煮沸半小时进行消毒,以防本病传染他人。  患者饮食宜清淡,应吃粥、面条等易于消化的食物,忌油腻、刺激性食物。  [去医院时机]  呕吐、腹泻症状较重者,应速去医院就诊。  六、克隆病  也称局限性肠炎,是一种慢性腹泻。病变部位主要在回肠下段,病变为节段性,即患病肠段与正常肠段交替存在。本病多具有间歇性发作的特点,发作时有腹痛(多位于右下腹)、腹泻、及体重减轻的症状,腹泻每天3次左右,大便中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粘液与脓血。  [处理原则]  当症状发作时,患者宜卧床休息,同时服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诊断明确者,遵医嘱规范治疗。  [去医院时机]  经上述治疗症状无明显减轻者,应去医院治疗。

2025-08-11

怎样减轻化疗对身体的伤害

作者: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 胡牧  对于接受化疗的患者来说,除了化疗的疗效外,化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是患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其主要分为血液性毒性和非血液性毒性两大方面。  化疗的毒副作用有哪些?  1.血液性毒性,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下降。  2.非血液性毒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腹泻是化疗中最常见的消化道反应。  ②肺毒性:发生率约为3%左右,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有干咳,呼吸困难,疲乏,进行性加重很快出现发绀,静息下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大多与特定药物如博来霉素、甲氨蝶呤有关。  ③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包炎等,使用不同药物发生的几率也不相同。常见的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等),紫杉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  ④神经毒性:急性中枢毒性可表现为脑膜炎,慢性表现为脑白质病变,记忆力下降;外周神经毒性表现为末梢神经如四肢及口周的麻木,感觉障碍,肌肉疼痛,痉挛等。常见药物如长春新碱,紫杉类等。  怎样把化疗对机体伤害减到最小呢?  1. 营养支持治疗:化疗均可导致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造成营养丢失,当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时,应及时尽早给予支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口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合理的饮食十分重要,要摄入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尽量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  2. 止吐治疗: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呕吐的常用药物,其具有效率高,耐受性好等特点。对延迟性呕吐,联合应用胃复安和皮质激素亦有良好的效果。  3. 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计数绝对值<500/u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除了并发症增多外,还可引起化疗推迟或要物剂量调低,这后两种情况对肺癌的根治性化疗不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能有效地缩短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  4. 止痛治疗:癌性疼痛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之一,应该引起癌症患者及家属,医务工作者的充分重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单独或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可待因、吗啡等药物,配合其它辅助药物能使大多数患者的疼痛感减轻。  5. 其它: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可减少组织水肿和过敏反应。对血管刺激较大的药物,如长春瑞宾,氟尿嘧啶等容易引起静脉炎,所以输液前可置入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期间食欲较差可以给予甲羟孕酮增强食欲。  总之,随着人类基因组学和药理学的发展,新药物的不断问世,个体化疗治疗模式的推进,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肺癌患者的生存也会得到逐步改善。

捐赠名单

Donation list

捐赠人 捐赠金额(元) 捐赠项目
  • 刘*娟
    160.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牛*
    260.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常*
    160.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李*
    160.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牛*
    35.00元
    困境患者救助公益项目
  • 王*
    160.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张*
    1.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幼*
    35.00元
    困境患者救助公益项目
  • 大*
    501.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小*爱
    499.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捐赠人 捐赠金额(元) 捐赠项目
  • 流*
    320.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流*
    499.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流*
    277.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流*
    499.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流*
    277.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流*
    277.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流*
    277.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流*
    499.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流*
    277.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 流*
    277.00元
    医务人员技能提升行动活动

我要捐款

contribution

合作伙伴

cooperative partner

大成律师事务所
卡尔史托斯
罗氏医药
迈瑞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川北医学院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
北京健康护航科技有限公司
瀚晖制药有限公司
默沙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深信服科技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优博思(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微智(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药控股北京华鸿有限公司
北京远大就和药业
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
我要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