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会简介
基金会简介
章程
组织机构
历任领导及理事会合影
历史回顾
会徽含义
管理制度
公益项目
公益项目
公开募捐活动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机构动态
科普知识
政策解读
专题报道
党组织建设
信息公开
年度工作报告全文
审计报告
个人汇款爱心捐款
年度项目活动情况
关联方信息
捐赠方查询
公益慈善项目收入与支出
前五位工作人员报酬金额
领导简介
年度工作总结
首页
基金会简介
基金会简介
章程
组织机构
历任领导及理事会合影
历史回顾
会徽含义
管理制度
公益项目
公益项目
公开募捐活动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机构动态
科普知识
政策解读
专题报道
党组织建设
信息公开
年度工作报告全文
审计报告
个人汇款爱心捐款
年度项目活动情况
关联方信息
捐赠方查询
公益慈善项目收入与支出
前五位工作人员报酬金额
领导简介
年度工作总结
通知公告
机构动态
科普知识
政策解读
专题报道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围术期病人血容量规范化管理系列经验交流会招募函
各相关企业: 中国医学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的全国性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具有公开募捐资格。 围术期是指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结束,直至基本康复的这段时间。这一阶段的医学干预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围术期死亡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围术期死亡率”其列入《全球100项核心健康指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优化围术期病人的血容量管理,稳定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利于降低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死亡率”。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十四五”规划和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文件精神,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相关要求,增强医疗机构对围术期病人低血容量的诊断治疗能力,提高手术相关科室临床医师、药师的临床合理用药和药事管理水平,切实规范并提高围术期病人血容量管理的能力。中国医学基金会拟于2025年6月开始,拟主办“围术期病人血容量规范化管理系列经验交流会”公益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经验交流会。 我们了解到贵公司在围术期血容量管理领域深耕多年,有着完善的学术背景,同时也深具社会责任感,故诚挚邀请贵公司给予大力支持,希望贵公司能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参与单位,共襄善举,为健康中国事业贡献力量。本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 项目名称:“围术期病人血容量规范化管理系列经验交流会” 2. 项目目的:主办“围术期病人血容量规范化管理系列经验交流会”公益项目,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经验交流会,不仅是知识更新和循证医学证据的普及,更是临床实际工作与指南规范化操作相结合的经验总结。每次交流会上,拟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作为主席,把控会议交流的信息质量,及时指导把握讨论的方向;同时,我们还计划邀请每日扎根临床,有丰富病例实际管理经验的年轻医生分享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处理特殊、经典病例的心得体会,分享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国内指南等相关信息。在会议的最后,与会人员共同讨论交流。 通过“围术期病人血容量规范化管理系列经验交流会”的举办,让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操作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为进一步规范围术期血容量管理提供助力。 3. 项目组织机构:中国医学基金会 4. 项目形式:系列经验交流会(线下+线上(腾讯会议平台)) 5. 项目实施:在全国范围内,计划在所有一线城市及20余座二线城市共计开展数十场的“围术期病人血容量规范化管理系列经验交流会”。拟以2位获高级职称的领域内专家分享最新国际前沿的相关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为导入,并拟邀请数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务工作人员分享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的经典病例。为了保证讨论质量和交流的成效,每次交流会还要将计划控制约50位左右医务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会议,参会者共同讨论交流,以知识更新和病例讨论的方式,提高会议当地从事围术期管理的医生对围术期血容量管理的知识水平,进而规范当地的血容量管理操作。系列经验分享会的学术主题是围术期血容量管理,讲题将包括但不限于:“围术期容量管理相关指南分享”、“常见围术期容量监测手段的解析”、“围术期低血容量诊断方案”、“围术期血容量补充药物剖析”、“急危重症患者的围术期管理”、“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容量管理的实战应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的围术期容量管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容量管理”、“心脏及大血管外科病人的围术期容量管理”、“ERAS实践与围术期血容量管理”等。 6. 项目时间:2025年6月 — 2026年6月 7. 日程安排见附件一(拟定,最终以实际会议为准) 8. 项目预算与汇款信息: 请各单位按照以下唯一指定账户汇款: 户 名:中国医学基金会 开 户 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东四支行 账 号:0200 0041 0901 4461 344 汇款方式:请在汇款时注明“围术期病人血容量规范化管理系列经验交流会” 9.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桂老师,15210018681 中国医学基金会2025年4月
2025-04-22
详细
详细
2025年炎症性肠病专病医联体协作模式全国专家交流会暨诊疗质控管理专题会会议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中国医学基金会是在民政部注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国性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具有公开募捐资格。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压力增加等因素,我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以每年约10%的速度递增,2025年患者人数将突破150万。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以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炎症性肠病(IBD)不仅仅会发生肠道受累,还常常会出现一些肠外的共患疾病,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IBD合并特殊共患病增加了IBD诊断和处理的难度,也会增加IBD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将给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带来极大经济负担。 为了贯彻落实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印发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等文件精神的相关要求。中国医学基金会拟于2025年6月7日在厦门举办“2025年炎症性肠病专病医联体协作模式全国专 家交流会暨诊疗质控管理专题会”(以下简称“本项目”)。本项目旨在总结各省专病医联体建设经验,分享医院之间对IBD相关疾病的协同管理和临床路径案例,推动炎症性肠病领域的医学发展,助力医院炎症性肠病诊疗能力的提升,加强我国炎症性肠病治疗相关科室建设和多学科合作,促进医联体内头部医院与基层医院的交流与联系,完善和提升炎症性肠病专病医联体诊疗质控(IBDQCC)标准,提升基层医院专科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炎症性肠病患者。 一、项目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基金会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拟定) 时间:2025年6月7日(6日报到,7日全天会议,8日撤离) 地点:厦门市 三、嘉宾及参会人员 此次会议拟邀请政策研究人员、消化病学领域临床专家、医院管理者、医保专家、药学专家等参会,讲者为中高级职称及以上。 四、会议日程(以实际开展为准)中国医学基金会2025年4月
2025-04-16
详细
详细
“临床医学科研促进计划”拟资助科研课题公示(2025/第二批)
根据中国医学基金会相关项目管理规定,经评审,拟资助下列依托单位在医院信息化及信息安全领域的科研课题。资助款来源于爱心企业的捐赠。
2025-03-31
详细
详细
关于“2025年临床医学科研促进计划”资助项目评审的公示
按照“临床医学科研促进计划”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经评审委员会决议,2025年拟对以下12家单位进行资助。
2025-02-17
详细
详细
2025年“临床医学科研促进计划”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结束的通告
中国医学基金会“临床医学科研促进计划”2025年度科研课题申报接收工作已截止,逾期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请科研课题申请人确保电话、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畅通有效,以便接收评审结果通知,评审结果将在我会官网上公布。 感谢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和对我会工作的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闫老师 010-66060823,18611092230 中国医学基金会2025年1月7日
2025-01-07
详细
详细
中国医学基金会2025年“临床医学科研促进计划”资助项目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加强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推动临床科研能力的提升,着重培养临床医学科研人才,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事业发展,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中国医学基金会“临床医学科研促进计划”公益项目(公开募捐编号5310000050001146XNA23001)2025年度将资助一批临床医学科研课题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4-12-16
详细
详细
关于开展临床医学促进计划—提灯天使护理科研系列项目2024年课题申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护理学科创新发展的需求迫,为加强临床护理科学研究,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着重培养和建设护理研究人才与队伍,促进我国护理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中国医学基金会在“临床医学科研促进计划”公募项目下设立“提灯天使护理科研系列项目”。本基金会2024年将通过该项目资助一批护理科研课题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4-10-15
详细
详细
2024广东省炎症性肠病专病医联体交流会会议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中国医学基金会是在民政部注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国性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具有公开募捐资格。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炎症性肠病在临床上发病人数不断提升,预计到2025年患者人数将达到100万左右。炎症性肠病(IBD)是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炎症性肠病(IBD)不仅仅会发生肠道受累,还常常会出现一些肠外的共患疾病,其中IBD合并的特殊共患病涉及多类疾病,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IBD合并特殊共患病增加了IBD诊断和处理的难度,也会增加IBD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将给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带来极大经济负担。 2023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末,进一步夯实基础专科和平台专科的能力基础,在部分发病率高且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的专病诊疗模式和学科组织形式上有创新性突破,建设一批特色临床专科,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诊疗服务。同时,为了贯彻落实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的相关要求。中国医学基金会拟于2024年11月30日在广东举办 “2024广东省炎症性肠病专病医联体交流会”(以下简称“本项目”)。 广东省IBD专病医联体成立于2015年1月,是全国首个成立的省级IBD专病医联体,模式成熟;本次交流会旨在总结专病医联体建设经验,分享医院之间对IBD相关疾病的协同管理和临床路径案例,分享和传递不同地市级专病医联体在“筛-诊-治-管"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专病医联体的工作;促进专病医联体与DRG改革的协同发展问题的解决,以地市专病医联体成员单位的角度分享工作进展,促进不同省份间的工作交流,突出广东模式,解决临床CMI和DRG等政策问题和筛诊治管IBD的临床实际诊疗问题。 一、项目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基金会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拟定) 时间:2024年11月30日(11月29日报到,11月30日下午会议,12月1日撤离) 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三、嘉宾及参会人员 此次会议拟邀请消化病学领域临床专家、医院管理者、医保专家、药学专家等参会,讲者为中高级职称及以上 四、会议日程(以实际开展为准) 中国医学基金会2024年10月
2024-10-15
详细
详细
<
1
2
3
4
5
6
7
>
加载更多
我要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