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发现便血时

日期:2025-05-06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急诊急救中心 主任医师赵丽

  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之为便血。在您考虑自己便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口腔、鼻、咽、支气管、肺等部位的出血被吞咽后也由肛门排出,在考虑便血时须先注意是否有上述疾病。

  2.口服某些中草药、炭剂、有些水果,大便也可呈暗褐色或黑色,食用过多的肉类、猪肝、动物血之后大便可变暗褐色,但在停止进食后大便可变为正常,不是便血。

  3.当明确自己便血时,应注意血液颜色,黑便还是鲜血便,与大便混杂还是分开,大便是否有脓汁、粘液,同时是否伴有呕血等。

  4.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如伴有肠蠕动加速时,排出鲜红的血便,但如果为少量出血,在肠内存留时间较长,则排出黑便。小肠出血,如果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柏油样便;如果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成暗红色甚至鲜红色稀便或紫红色血块。结肠和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在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较鲜新的血液,乙状结肠和直肠出血时,常有新鲜血液附着于成型大便的表面。

  5.如果您发现便血时,千万不要大意,因为便血时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应注意便血的颜色、血量、是否与粪便混合在一起,是否有脓血便等。


  一、痔疮

  是直肠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直肠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并因此而引起出血。痔是常见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随年龄而增长。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一般以内痔为多见。痔常由于表面粘膜或皮肤破损而出血、感染或静脉内血拴形成,有时痔块因脱出肛门外而嵌顿,发生瘀血、水肿,甚至坏死,出现极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痔的患者不要大意。

  1.无痛性间歇性便后鲜血,多为内痔、混合痔的早期症状;

  2.多在便池中滴入鲜血或在便纸上发现鲜血,严重者可呈喷射状;

  3.血与粪便不相混;

  4.出血量不等,一般为数毫升或十数毫升,出便后可自行停止;

  5.有便秘、粪便干燥、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诱因。

  [处理原则]

  因长期出血可导致贫血,应进行必要的治疗。

  1.无症状的痔,只需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温水每日坐浴半小时。

  3.若有小量出血,可用1%~2%盐水浸泡棉球或纱布压迫肛门止血。

  4.肛管内注入消炎止痛的油膏或栓剂,其润滑消炎作用。

  [去医院的时机]

  当痔出血严重,痔脱出引起症状或嵌顿等,应去医院就诊。

 

  二、肛裂

  肛裂是肛管下皮肤裂伤后的小溃疡,经久不愈。初起时大都为一线状裂缝,以后继发感染,扩大而形成小溃疡,每次排便时引起剧烈疼痛。典型症状是疼痛、便秘、出血。

  1.疼痛呈周期性,排便时疼痛,数分钟后疼痛缓解,随之再次发生剧痛,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下次排便时再次发生疼痛。

  2.疼痛可放射到会阴部、臀部、大腿内侧或骶尾部。

  3.排便时可有少量出血,鲜血多在粪便表面或便时滴血。

  [处理原则]

  1.可用消炎止痛药,促使局部愈合。

  2.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敷消炎止痛油膏或栓剂,保持局部清洁。

  3.口服缓泻剂或石腊油,使大便松软润滑以利排便。

  4.多吃水果蔬菜。

  [去医院时机]

  如果上述治疗无效,且疼痛剧烈,出血量多,可到医院外科请求手术治疗。

 

  三、直肠癌

  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70%发生于直肠上1/3和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附近。

  直肠癌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直肠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

  2.家族遗传史;

  3.饮食习惯不良,及食用致癌物质等;

  4.便血常常是直肠癌的第一个症状;

  5.便血量多少不等,早期只有少量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后期则便血量增多;

  6.粪便常混有脓液或粘液,有特殊腥臭味;

  7.逐渐出现轻度腹泻,里急后重,体重减轻,贫血等。

  [处理原则]

  直肠癌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1.平时注意饮食结构合理,多吃水果蔬菜;

  2.保持大便通畅;

  3.及时治疗慢性肠道疾病。

  [送医院时机]

  凡30岁以上的病者未明原因的便血或便带脓血,须注意直肠癌,进行必要的检查。

 

  四、溃疡性结肠炎

  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疾病。目前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病涉及免疫异常,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或(和)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

  1.多有轻度至中度左下腹或下腹部的阵痛,便后疼痛可缓解;

  2.大便多糊状,混有黏液、脓血;

  3.症状反复发作,常有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交替出现;

  4.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常有低度或中度发热,或高热,心律加快等;

  5.病程长且逐渐发展者可出现衰弱、消瘦、贫血、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

  [处理原则]

  1.一般在发作期宜吃流食;

  2.明确诊断者,遵医嘱服规范用药物。

  [去医院的时机]

  一般在急性发作期,应去内科住院治疗,否则易并发肠穿孔,或癌变。

 

  五、结肠癌

  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上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不当,食物纤维不足,高脂肪饮食等;

  2.有结肠息肉史;

  3.慢性结肠炎癌变;

  4.致癌物质,以亚硝胺类为主;

  5.有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腹部隐痛;

  6.有排便习惯和粪便形状的改变,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

  7.有时在腹部可摸到一包块,同时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

  [处理原则]

  主要目的是及早发现,早治疗,预防为主,注意饮食习惯。

  [去医院时机]

  如有上述症状,需高度警惕本病,速去有条件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勿贻误病情。

我要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