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会简介
基金会简介
章程
组织机构
历任领导及理事会合影
历史回顾
会徽含义
管理制度
公益项目
公益项目
公开募捐活动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机构动态
科普知识
政策解读
专题报道
党组织建设
信息公开
年度工作报告全文
审计报告
年度项目活动情况
关联方信息
捐赠方查询
公益慈善项目收入与支出
前五位工作人员报酬金额
个人汇款爱心捐款
领导简介
年度工作总结
首页
基金会简介
基金会简介
章程
组织机构
历任领导及理事会合影
历史回顾
会徽含义
管理制度
公益项目
公益项目
公开募捐活动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机构动态
科普知识
政策解读
专题报道
党组织建设
信息公开
年度工作报告全文
审计报告
年度项目活动情况
关联方信息
捐赠方查询
公益慈善项目收入与支出
前五位工作人员报酬金额
个人汇款爱心捐款
领导简介
年度工作总结
通知公告
机构动态
科普知识
政策解读
专题报道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知识
关于心梗,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 心梗救治日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 “1120”代表着2个“120”。一是出现急性胸痛要及时拨打“120”,二是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争取在黄金“12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 急性心肌梗死指供血心脏的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肌因缺乏血液供应出现坏死,使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这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致死致残率高。 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阻塞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冠状动脉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完全或部分性堵塞。 心肌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可以放射到左肩、左上肢甚至左前臂。这种疼痛持续不缓解,严重者可能会因急性心梗发生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甚至猝死。 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时下,饮食和生活节奏的改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代谢状态,年轻人心梗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所以,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即使平日无症状,如果出现胸闷、胸痛持续不缓解,也要警惕心梗。有的人还会伴有大汗,甚至出现濒死感,应尽早就诊,千万不要拖延。 尽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或溶栓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以此恢复心肌供血,是降低心梗患者病死率和改善预后最关键的治疗手段。 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和尽早救治,是挽救心梗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改善心梗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基石。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预兆 急性心梗常见的诱因有: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暴饮暴食、大量饮酒、情绪波动、天气变化、便秘者用力排便等。 心梗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糖尿病,吸烟,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父母有早发冠心病史者。 有的人心梗发病前数日可能会有乏力、胸部不适、心悸、气促、烦躁、心前区疼痛及心绞痛加剧等表现。心绞痛表现为活动时发生的胸闷、胸痛或呼吸困难等。 如果近期出现胸闷频繁发作,或者不但活动时胸闷,休息时也胸闷,应尽早就诊,这可能是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有可能是出现急性心梗的前期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心梗前可以没有任何胸闷、胸痛的症状,心梗可能是冠心病的首发表现。也就是说,心梗可发生于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的患者。 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痉挛也可引起心绞痛、心梗,甚至猝死,但有粥样病变的冠状动脉更易发生痉挛。心梗也可表现为不典型症状,常见于女性、老年人、有糖尿病或脑血管病的患者,容易漏诊或延误治疗。以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容易被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而延误治疗。 因此,患者一旦出现疑似心梗的症状且持续不缓解,包括胸部轻微发紧或不适感,有时可表现为麻木或烧灼感,即便症状不典型也应尽早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治疗。 并不是所有的胸痛都是心梗。急性心梗应与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气胸和消化道疾病等引起的胸痛相鉴别。 心梗发作如何自救和互救 心梗发作时的典型症状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疼痛,可向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放射。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晕厥。通常心肌缺血导致的胸部不适症状表现为弥漫性,而非局限性,无明确定位。 心梗发作时,如果身边无其他人陪同,要做以下5件事进行自救: 1.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接线员您的准确位置,说明自己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 2.保持房间门开放状态,以便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顺利进入房间。 3.在最靠近门的合适位置平卧休息,保证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自己。 4.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条件者可口服阿司匹林。 5.尽量舒缓情绪,耐心等待。 身边有人突发心梗,如何急救?此时,应尽早拨打“120”急救电话,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步骤。 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他平卧,安抚其焦虑和紧张情绪。随身携带有急救用药时,应立刻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条件者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有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时,应尽快进行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 如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施救者可根据情况尽快行AED电除颤。 如不具备以上条件,保证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因恶心、呕吐物导致的窒息情况出现,耐心等待专业救治人员到达。 如果只有一人陪同,可在等待期间,尽可能联系1~2位亲属或朋友,避免患者到医院后因人手不足而延误治疗时间。 预防心梗的方法有哪些 预防心梗,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戒烟限酒。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吸烟为心脏疾病的高危因素,应该尽早戒烟,长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降低血管弹性。 2.健康饮食,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免疫力。注意饮食均衡,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加强体质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能。 3.规律作息。三餐规律,避免情绪激动,适当地缓解压力,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减少熬夜。避免剧烈情绪波动,防止支配血管收缩的神经过度活跃和过度持久的冠脉血管收缩使心肌缺血。 4.关注天气,做好防寒保暖。当气温骤降,血管痉挛收缩,冠脉供血骤然减少时,应及时增加衣物。 5.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2023-11-27
详细
详细
国际肺癌日 | 远离“会呼吸的痛”
每年的11月份是“全球肺癌关注月”,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这是世界肺癌联盟在2001年11月发起的一项全球性倡议,目的是呼吁世界各国重视肺癌的预防,提高人们的防癌、抗癌意识,普及肺癌的规范化诊疗知识,从而有效地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肺癌离我们有多远? 提到肺癌,人们总是对它心生畏惧。自1985年以来,肺癌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多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死亡人数的总和。 2020年1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中国肺癌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新诊断为肺癌的人数为78.7万,死亡人数为63.15万(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会滞后数年,此次报告发布数据为2015年登记资料),这也意味着每天有超过2100人被确诊为肺癌,每分钟有1.5人确诊肺癌,位居国内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癌症”,这种“会呼吸的痛”已然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肺癌有哪些危险因素? 目前肺癌的病因尚未十分清楚,但已有很多数据显示肺癌的发生与吸烟、二手烟、氡气暴露、石棉暴露空气污染、职业污染、个体遗传等因素相关。 其中可以避免的因素有:吸烟、二手烟、氡气暴露、石棉暴露、职业暴露、含砷饮用水等。 无法避免的因素有:胸部放疗史、空气污染、个人/家族肺癌史。 肺癌的预防 1.对烟草说不 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吸烟和接触二手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香烟中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其中致癌物达到几十种,如多环芳烃类物质、尼古丁和焦油等,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接触二手烟都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而且吸烟还会增加肺癌死亡率,吸烟者相比不吸烟者,肺癌的死亡率高10倍~13倍。 虽然戒烟很难,但必须努力戒烟。研究表明,即使确诊了肺癌并做手术治疗,戒烟一段时间的患者要比未戒烟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30天内死亡率上显著更低。 2. 让油烟机多开一会 厨房建议选择具有足够马力的抽油烟机,并做好定期清洗,做饭时多使用蒸煮等烹饪方式。 开火之前就打开抽油烟机,能最大限度减少有害气体;如果采用了煎炸、爆炒等方式,还应在熄火3分钟~5分钟后再关停抽油烟机。 3. 尽量远离空气污染 室内可以安装空气净化器,平时多吃一些润肺的水果和蔬菜。 4. 别老生闷气 癌症跟精神状态关系很大,老生闷气,心理“污染”指数高,从而影响免疫机制,使癌症有可乘之机。 尽量保持心情愉快、心胸开阔,不要为一些小事生闷气。 5. 主动“清洁”肺部 每天清晨、中午或睡前到室外空气清新处深呼吸,同时缓缓抬起双臂,然后咳嗽,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咳出痰液。 每做完一遍后进行数次正常呼吸,每天坚持,有助保持肺部清洁。 6. 提高免疫力 任何疾病都是因为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失衡导致的,肺癌也不例外。在平时饮食中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坚持运动、规律作息等,对平衡抵抗力和免疫力都非常有帮助。
2023-11-24
详细
详细
行动起来,直面不能承受的呼吸之“重” 世界慢阻肺日
胸闷,上不来气,特别是上个楼,没迈几步,喘得就像拉风箱一样。天一凉就咳个没完,痰还不少。李奶奶感叹:哎,真是人老了,体力一天不如一天。然而一次感冒去看病时,细心的医生告诉她,事情并不是这样。 “您这是慢阻肺,需要长期用药……” “啥?慢阻肺?”陌生的病名,加上“长期用药”几个字,没等医生说完,李奶奶已经有点慌了神。 “您别急。只要您遵医嘱、用药得当,症状很快就能缓解。”医生解释。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肺癌等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病程长、治疗成本高等特点。其中,慢阻肺是最具代表性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 过去30年间,全球范围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和残疾人数不断增加,这在70岁及以上人群中尤为明显,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也让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及肺健康,成为重要议题。11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慢阻肺日的主题是“健康呼吸,无与伦比”。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难点和要点在哪里?基层应如何发力,维护百姓的呼吸健康? 防控呼吸慢病多方协力多措并举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防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在防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方面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 第一,加强政策引导。从2012年开始,我国提出《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纳入考核目标,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健康支持性环境持续改善。 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首次将慢阻肺纳入监测内容,开展三年一轮的动态监测,评估我国慢阻肺的基本状况、发展趋势和防治效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均提出“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的要求,并明确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的发展目标,其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考核指标之一,旨在提高居民的慢阻肺知晓率,加强慢阻肺早期筛查,注意预防急性加重,提高基层慢阻肺防控能力。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项目。到2025年,40岁以上人群肺功能检查率要达到25%。这一举措可有效提高慢阻肺的早期诊断率,将慢阻肺的治疗时间节点前移。2017年,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为11.96/10万。在规划目标中,力争在2025年使70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下降15%。 202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依旧强调要强化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内的慢性病预防、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 第二,加强项目引导。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等单位牵头开展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项目,揭示了慢阻肺和哮喘的诊疗现状,对我国慢阻肺及哮喘的防控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我国研究者相继开展了中国慢阻肺患病率与危险因素、中国特殊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等研究,证实农村地区的慢阻肺与生物燃料暴露存在显著相关性,为有效防控慢阻肺和哮喘提供了很大帮助。 第三,强化技术指导。目前的人才队伍、体系建设等方面远不能满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需要,而处于疾病早期筛查、管理一线的基层卫生工作人员,是做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关键。三级医院开展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培训班,有助于基层做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 第四,加强科普宣教。我国是烟草消耗大国,定期开展戒烟宣传活动,有助于降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医院牵头开展慢阻肺、哮喘、肺癌等方面的科普活动,也能提高百姓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 第五,加强机制探索。持续探索和优化适合我国实际、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干预的适宜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建立慢病筛查干预的长效机制。 预防危险因素“量体裁衣”综合治疗 预防慢阻肺,防范各类危险因素是首要之举。 戒烟是所有吸烟慢阻肺患者的关键干预措施,应加强慢阻肺患者戒烟的健康教育,促进医务人员在患者诊疗过程中积极开展戒烟劝诫,并提供多种戒烟途径,最终提高慢阻肺患者戒烟的成功率。针对有职业暴露的患者,应该加强对其所在企业和患者个人的防护措施宣传和管理。室内有效通风、采用无污染炉灶和类似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燃料烟雾暴露。 慢阻肺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肺康复、通气支持、自我管理、外科手术或支气管镜进行肺减容等治疗手段,都有助于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慢阻肺患者常常合并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肺癌、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在内的多种疾病。在治疗慢阻肺的同时,需要对合并症进行管理。对慢阻肺患者进行“量体裁衣”式治疗,不仅能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用药,还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疗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早期慢阻肺可能没有症状,或仅仅有咳嗽和咳痰,容易因忽视而漏诊。等到患者出现稍微活动即气喘吁吁等症状时,疾病往往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因此,推广肺功能检查,像测定血压一样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项目,对高危人群进行社会普及性筛查,对慢阻肺的早期诊断来说非常关键。 2014—2015年开展的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调查发现,40岁以上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率为11.7%,应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戒烟、疫苗接种、呼吸康复等)的患者占比仅为0.8%~25%。慢阻肺规范化诊治推广仍任重道远。 我国慢阻肺患者的误诊和漏诊占比超过2/3,有的地区甚至达到了80%。在国内的基层医院,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低。因此,加强基层医生培养并提升其技能水平是呼吸疾病防治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慢阻肺和戒烟的科普宣传,提高人群对慢阻肺的知晓率,在社区常规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推广肺功能检查,规范社区医生的慢阻肺诊治,建立专科医生和基层医生的沟通渠道和不同层级医院的分级诊疗,提高基层的诊治水平。 慢阻肺重在预防,已患病者则重在早诊、早治,延缓肺功能下降。应重视慢阻肺急性加重预防,重视防感染、防恶化、防并发症。总之,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疾病谱仍在不断变化,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干预,应当成为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3-11-15
详细
详细
用好六方法,减糖更科学
糖属于碳水化合物, 是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 糖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酶和抗体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维持我们身体正常运转的主要能量来源。糖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口味好,而且食用后心情也好。由此,出现了大批的甜食爱好者,在享受甜美味道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的情绪。 但糖摄入过量往往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不仅不利于控制体重,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曾对23个国家人口死亡原因进行研究,发现长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的人要缩短10-20年。因此,专家们强烈推荐人们限制糖的摄入量,并提出了“减糖”口号。 如何科学减糖?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一)减糖要减添加糖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减糖应减少添加糖的摄入,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每天能摄入多少糖呢?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和儿童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不超过25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与此一致,同时倡导大众以科学的膳食知识为指导,合理控制糖的摄入量。 (二)学会看懂食品标签 1、多关注低糖或无糖食品 国标《GB28050-201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添加糖含量低于5克可标注“低糖食品”;低于0.5克可标注“不含糖”或“无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食品虽标注“无糖”,但仍含有较多的麦芽糊精等物质,也不建议购买。 2、配料表中糖排名越靠后,糖含量越低 在包装食品配料表中,各种配料是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所以当无法通过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具体糖含量时,可对比同类产品,哪个产品中的糖在配料表中排得越往后,糖含量就越低。 3、要警惕加工食品中的糖 它们在食品包装上会以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名称出现,是必须要减少摄入的。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糖,建议减少此类高糖类包装食品的摄入频率。 (三)烹饪过程少加糖 《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显示,中国居民每日摄入糖的首要来源是烹调用的食糖(28.2%),第二位是含糖乳制品(24.2%),第三位是焙烤食品(19.9%),第四位是饮料(17.7%)。 科学减糖,重在厨房,可以在烹饪过程中逐渐减少食糖用量,适应和培养清淡口味,从而减少糖的摄入。尽量避免糖醋、红烧等方法,而且添加糖不仅增加了糖的摄入,还掩盖了盐的味道,无意中也会增加盐的摄入量。 在外就餐时也应适量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较多的菜品。 (四)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 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 (五)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六)用白开水替代饮料 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1700mL(约8.5杯)水,女性最少饮用1500mL(约7.5杯)水。
2023-11-14
详细
详细
“时间就是大脑”,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世界卒中日
卒中亦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指由于脑内血管狭窄或闭塞和血管破裂等所致的一组器质性脑血管疾病,以突然起病、迅速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作为其主要临床特征。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生活结构改变,全球卒中疾病总体呈现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态势。毋庸置疑,卒中正严重威胁全球居民的身心健康。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约占所有卒中的87%。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卒中的主要临床类型,是指因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脑血流阻断,脑组织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发生缺血、坏死,进而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等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该病是导致我国卒中疾病负担增长的主要原因。卒中症状的早期识别 “时间就是大脑”是改善脑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黄金法则”。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可以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脑组织受损程度,使得多数患者免于死亡、远离终身残疾。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使用“最后正常时间”来计算患者的治疗时间窗,即患者尚没有表现出相关神经功能障碍的时间。遗憾的是,研究数据提示仅有约12%的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内到院就诊,仅50%的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到院就诊,因此,我们需要再次强调早期识别、早期就诊的重要性。 临床中有几个常用的口诀(量表)可以帮助大家早期识别卒中症状,这对于伴有卒中危险因素,如高龄,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房颤等基础疾病的居民尤为关键。 以“BE-FAST”为例,该口诀中提到5个症状,分别是难平衡(B)、看不清(E)、脸不正(F)、臂不平(A)、语不灵(S),以及强调时间(T)的重要性。 其中,难平衡是指因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患者突然出现行走困难;看不清是指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脸不正是指突发的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臂不平是指手臂突然无力或麻木,多出现在身体一侧;语不灵是指突然出现说话含混,难以听懂,或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要警醒且尽快到院就诊。 总之,快速识别、及时送医是实现积极救治、改善预后的首要前提。一旦发生卒中,千万不要等待症状自行消失,而是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或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卒中救治的黄金时间窗 “时间就是大脑”不仅表现在院前早期识别中,对于院内诊治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鉴于脑梗死多由于脑血管闭塞所致,及时开通血管、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再灌注治疗仍是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案。若高度怀疑脑梗死的患者可以在发病后4.5小时内接受专业医生评估,且排除禁忌证,即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溶栓药物可以通过溶开堵塞血管的栓子,实现血流恢复、挽救脑组织,提高30%的良好预后概率。经高级影像指导(包括头颈CTA、CT灌注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等),时间窗可进一步扩展至发病后9小时。 发病后6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在接受相关影像评估后,若确实存在大血管闭塞,可接受血管内治疗。血管内治疗可以通过取栓器械拉走栓子,恢复血管再通,提高50%的良好预后概率,使得患者可以完全或基本恢复发病前的日常状态。若进一步完善高级影像,时间窗可扩展至发病后24小时。 无论是静脉溶栓治疗还是血管内治疗,越早接受治疗,往往预示着更大的康复空间。 相关研究提示,发病至溶栓时间每节约1分钟,可以平均增加患者4.4天独立生活能力;发病至血管内治疗时间每节约1分钟,可以获得平均4.2天的额外健康寿命,每节约15分钟,患者恢复功能独立的可能性会增加0.91%。反之,患者到院至血管内治疗的时间每延迟1小时,患者成功恢复脑血流灌注的概率将下降22%,不利于患者结局;对于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先静脉溶栓再血管内治疗)而言,每延迟15分钟接受静脉溶栓,患者无法独立行走回家的概率将会增加1.12倍。 总之,“时间就是大脑”,贯穿患者发现症状、到院就诊和接受治疗的整个流程中,时间延误越少,患者越可能获得良好的结果。
2023-10-30
详细
详细
慈善法(修正草案)今起公开征求意见丨附原文对照
10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组审议慈善法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共28条,进一步规范了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运行、完善了公开募捐制度等。 据介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慈善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方面意见,对法律修改方式进行调整,不采用修订方式对现行慈善法作出全面修改,采用修正方式对现行法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在保持现行法基本制度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总结实践经验,对较为成熟或者有基本共识的内容作出必要修改。修正草案进一步规范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运行;在完善公开募捐制度方面,修正草案降低慈善组织申请公开募捐资格的年限要求;在规范个人求助行为方面,修正草案明确个人因疾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的,求助人和信息发布人应当对信息真实性负责,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承担信息查验义务。附慈善法修正前后对照表:
2023-10-27
详细
详细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世界骨质疏松日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强肌健骨,防治骨松”。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在临床医学领域,疾病谱的变迁也随之而来。骨科医生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肌肉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患者,例如髋/膝关节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等患者。但对于老年患者及其家庭影响更大的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它与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 据统计,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如若不进行手术治疗,老人需要长期卧床,其中约50%的人需要辅助才能步行,约25%的人需要长期护理,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1年内的死亡率甚至高达20%~30%。 那么,老年人如何避免“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一旦摔伤,又该如何诊断治疗和康复?生活中,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重视康复治疗,重拾健康生活。 如果老年人跌倒后,感到髋部疼痛,无法坐起、站立或行走困难,就要高度警惕是否发生了髋部骨折。一般医生通过患者做的X线片即可得到直观明确的诊断。但也有少数情况,X线片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骨折。这时,就需要进一步进行CT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其中核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更高。 李先生的母亲住院后经过必要的检查,第二天就进行了微创手术。术后第二天,老人告诉医生,她的疼痛已经明显缓解。医生也鼓励她尽早下地。术后第三天,老人顺利出院了。 髋部骨折的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应尽快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尽快缓解疼痛,尽早让患者离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尽可能让患者恢复到伤前的功能水平,使伤前可生活自理的老年人恢复行走功能,让更多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优的治疗。 术后骨折的疼痛通常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在意识清醒、可配合的情况下,患者术后早期即可坐起、练习下肢肌肉的收缩。 如患者全身状况允许,可尽早在助行器辅助下离床下地活动。在专业的康复医生指导下,患者康复的效果会更好。 这些就足够了吗?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这些还不够。因为发生过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非常高,所以预防再次骨折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与手术治疗同样重要,包括预防跌倒和治疗骨质疏松。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类似,需要长期、规范治疗,以达到降低再次骨折风险的目的。 2、留意预警信号,防范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缺少典型症状的疾病。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部疼痛、脊柱变形、全身多关节疼痛等症状,但很多患者是在发生骨折后才了解到这个疾病的存在。 其实,骨质疏松症有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家族史、体力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吸烟、过量饮酒、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过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体重过低等。 一些疾病也会导致或加重骨质疏松,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等。同时,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乳腺癌治疗药物)等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当存在上述情况时,骨密度检查是最为有效的骨质疏松筛查手段。 当然,如果像前面提到的李先生母亲这样的老年人由于受轻微外力或平地跌倒就发生了骨折,这种骨折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通常意味着患者同时患有骨质疏松症,需要引起重视。 3、改善骨骼健康,预防骨折发生。 最理想的骨折治疗方式是预防骨折的发生,这对于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无论之前是否发生过骨折,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措施来改善骨骼的健康状况。 在生活方式上老年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增加富含钙的食物的摄取量,如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坚果、绿叶蔬菜等。 保证充足、直接的日照,每天半小时以上。 保持规律运动,如散步、打太极、跳舞、练习瑜伽等。 戒烟,避免过量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 采用防跌倒的生活设施,如卫生间防滑垫、扶手等。 此外,每天补充足量的钙剂和维生素D也是保持骨骼健康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每天补充钙剂500~600毫克,维生素D31000~2000国际单位(IU),即可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需要。 温馨提醒: 已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或已发生过脆性骨折的患者,仅采取以上措施不足以达到治疗目的,还需要在骨质疏松专业的医生的指导下,接受长期、规范的治疗。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 李宁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 吴新宝
2023-10-20
详细
详细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关节炎?怎样呵护关节健康?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让我们一起呵护关节健康。什么人群容易患关节炎?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关节炎?又该如何应对呢? 1、国家卫生健康委:我国骨关节炎患者超1亿 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有100多种类型,很多因素都可以引发关节炎,其中,女性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概率是男性的3倍。而关节炎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骨关节炎,它是一种由于退化或过度使用关节等因素诱发的非感染性的炎症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骨关节炎患病人数已超过5亿,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达15%,保守估计患者超过1亿。 2、骨关节炎有“三高”严重时可导致残疾 专家介绍,骨关节炎有“三高”的特点,具体是哪“三高”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骨科专家组副组长 裴福兴:骨关节炎有三高,第一高是发病率高,骨关节炎在4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发病率在46%,在6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发病率达到62%。第二个方面就是骨关节炎致残率高,第三高也就是医疗费用高。 专家表示,关节疼痛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重度骨关节炎可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尤其是在关节肿胀时,到了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加重,最终导致残疾。 3、关节炎不仅是“老年病”发病日趋年轻化 骨关节炎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在上升,所以往往也被看做是“老年病”。不过专家提示大家,其实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上骨关节炎,而且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出现年轻化的趋势。 骨关节炎发病的重点人群包括:40岁及以上的人群;女性人群;肥胖或超重人群;有创伤史的人群,还有长期从事负重劳动等特殊职业的人群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 刘强:骨性关节炎主力人群还是老年人,但是我们临床上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四五十岁的患者可能就会出现膝关节疼这些症状。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这个病。这种疼痛往往是蹲、跪这些动作,或者是爬山、上下楼这些动作,可能会引起这些病变关节疼痛。 另外还有一些类型的关节炎发病也正在日趋年轻化,比如痛风性关节炎,以前发病年龄基本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发病年龄日趋年轻,临床上甚至有十几岁的男孩发作痛风性关节炎。另外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合并外周的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炎症,高发人群也是青年男性。还有体重过重、受伤、感染和糖尿病等可能引发不同年龄的人患上关节炎。 4、四个指标可自测是否患上骨关节炎 专家解释,骨关节炎是长期逐渐发展的,如果年轻人已经有了骨关节炎的症状,就应该尽早治疗。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骨关节炎呢?来了解一下自我检测常用的四个指标。 首先是关节活动是否受限 关节活动是否受限是自我检测骨关节炎的标准之一。如果患者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就要考虑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性。 第二个是关节是否僵硬 许多骨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关节僵硬的症状。有些患者表现为早晨起来关节不能动弹,需要缓一缓才能活动。 第三个指标是关节活动时是否发出摩擦音 骨关节炎患者活动关节时常会感觉到关节的摩擦,有时甚至可以听到“咔嗒”声或其他摩擦音。不过,很多患者早期不会出现这种症状,如果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了。 最后一个指标是关节是否肿胀 关节肿胀也是骨关节炎的症状之一,多由劳累受凉、关节活动过多等使关节滑膜分泌大量滑液,造成关节积液所致,俗称滑膜炎。滑膜炎的反复出现,是提示骨关节炎的重要信号。如果患者自查出现了以上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请专业的骨科医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5、疼痛难忍才就医?专家:早诊早治是关键 记者采访发现,门诊中很多患者都是关节疼到难以忍受了才去就医,而此时骨关节炎的程度往往已经发展到需要手术干预的阶段了。专家提示,患者应该从骨关节炎早期就要开始规范诊治。 骨关节炎是一个由炎症和免疫共同参与的慢性疾病,关节软骨的损伤,以及由此产生的炎症持续存在,可能带来关节功能障碍、畸形、心血管和死亡风险增高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一旦出现关节的反复疼痛、走路时有骨摩擦感等疑似骨关节炎的症状,要尽早到医院骨科就诊。骨关节炎如果没有及时、规范的诊治,最终结局就是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早在2019年我国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量就达到了近90万台,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 6、天冷会导致骨关节炎吗? 正值寒露,气温起伏变化大,很多人觉得,天冷是不是就更容易患上关节炎呢?医生介绍,导致关节炎的直接病因不是低温,而主要是运动和外伤导致的关节损伤、关节软骨老化、免疫功能异常等。 虽然年华留不住,没事还得多走两步。但关节遮得住,天冷穿秋裤,适当保暖防护,可以稍微减轻疼痛的程度。专家也提醒,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让关节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长期跷二郎腿、久坐都可能对关节造成损伤。运动也要适度,动作正规不要盲目。运动前则需要先进行充足的热身准备。另外,预防骨关节炎还要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
2023-10-13
详细
详细
<
1
2
3
4
5
6
7
>
加载更多
我要
捐款